(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东北黑土区土壤“变瘦”问题多次引发关注。4月15日,首届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暨黑土保护利用论坛在北大荒集团举办。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刘焕军团队发布的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成果显示,1984~2021年间东北地区的土壤有机质(SOM)含量呈下降趋势,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量化了黑土地“变瘦”的空间分布、变化速率与进程,近十年降速明显变缓。
东北地理所所长姜明介绍,“十四五”期间,东北地理所全面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构建了“梨树模式2.0”“龙江模式”“大安模式”等区域适宜性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技术模式。
论坛上,东北地理所副所长武海涛代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三江示范区研究团队发布了黑土地保护利用“三江模式”。他提出,“三江模式”的技术内涵包括“秸秆翻埋、深松减障、水土优化、智能管控”,该模式有望形成白浆土全链条的障碍消减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有效耕层增加到30厘米,玉米和大豆增产14%以上,实现水田增产12%以上,综合节水27%,农田退水氮磷净化效率提升35%。
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汪景宽介绍了黑土地耕地质量评价成果:“我们团队首次构建了东北黑土地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关键技术与评价体系,摸清了耕地质量家底及演变特征。”
汪景宽指出,尽管东北黑土地区目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每公斤30.56克,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明显下降,但黑土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由2012年3.88等提升至2017年3.59等。
论坛同期还举行了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北大荒友谊现代农业实验站揭牌仪式、黑土地航空飞行综合观测实验启动仪式。
刘焕军告诉《中国科学报》,本次黑土地航空飞行综合观测实验将针对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近1000平方公里、98个样本点,开展黑土地地形、土壤养分、作物性状、耕地质量、农业灾害等全方位精准诊断。
据了解,科技部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的黑土地耕地质量多尺度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与预警系统、黑土地耕地质量评价技术与平台两个项目。
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中,中科院已启动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工程”,计划建设黑土资源环境空—天—地一体监测与感知系统,大概需要5~10年时间完成黑土地摸底工作。“这些重大项目和工作部署将大幅提高黑土监测水平与科技支撑能力。”刘焕军说。
上一篇:如何举办海滩篝火晚会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近年来,东北黑土区土壤“变瘦”问题多次引发关注。4月15日,首届黑土地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暨黑土保护利用论坛在北大荒集团举办。中国科学院东北
来源:券商中国近期,随着AI行情的大潮,某净利润仅为10亿左右的AI龙头公司,市值却超过2000亿元,而年利润为230亿元的格力电器,估值却仅有21
1、《智慧的种子·嵇鸿知识童话精选》是2010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2、作者是嵇鸿。文章到此就分享结束,希望对大家
在2015年的牛市中,诞生了许多的牛股,排名第一的就是暴风科技,估计好多股民都知道,当时暴风科技刚上市的时候,连续拉了29个一字涨停,股价
2023浙江9+1联盟高二期中考将于4月19日开考,想必大家都很关心2023年9+1联盟高二期中考的各科试卷及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5-2022 每日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5 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